日本发动机并不是最先进的,在今天看来,主流发动机技术都差不多的。例如德国发动机新技术用的比日本多一些,汽车上应用新的技术也比日系车多一些。日本当发动机在世界上谈不上先进,反而相对保守,但是耐久性与稳定性做的要好一些。
很多日本车老车报废了,发动机依然清爽外表不油腻,洗洗刷刷仍然可以使用。例如飞度的发动机可以完美替换比亚迪F3发动机,F3发动机损坏后基本不需要修理,买一个二手飞度发动机更便宜,而且更好用。机脚位置都是一样的,只是方向助力不一样,飞度电子助力,F3机械助力,把F3助力泵移回来即可使用。这就是耐用的典型,还有很多自吸发动机都非常的耐用,最早沿海地区走私的汽车,到现在发动机仍然可以正常使用。
这就能看出来日本发动机的耐久性,至少大部分发动机都是这样的。
日系发动机耐用,是建立在保守之上的。新技术并不着急采用,要等到成熟稳定后才能采用。例如当年大众的T动力发动机,运用各种先进技术、民用车型发动机率先采用了增压器,动力提升一个档次。日系车则是按兵不动,笑看大众涡轮机打脸,经过几年的努力后涡轮增压发动机终于成熟稳定了,日系车才开始跟进生产涡轮增压发动机,即使是这样日系车并没有像涡轮机妥协,仍然有一部分自吸发动机活跃在舞台上。两田更喜欢混动,用阿特金森循环的自吸发动机配上电动机来驱动车辆,油耗低的同时也避开了使用涡轮增压发动机。
至于我国早期仿制的发动机,只是仿个皮毛而已。最早大家都买三菱发动机装车,随后慢慢研发自己的发动机,当然研发需要从仿制开始,基本上今天能生产发动机的厂家最早都从发动机仿制起步了,例如仿丰田、仿三菱、放大众、仿五十铃的发动机。虽然发动机点火成功,使用也是正常的,但是性能、参数,耐久性甚至寿命都不如原型机表现好!
发动机仿制看起来简单,只要把零部件1:1复刻后组装起来就可以了!但这只是表象而已,很多东西只能仿造外形,一些制造工艺是没油办法逆向的。最简单的例子,从生产零部件用的原材料说起。我们可以化验出零件成分,但是原材料配方、比例、工艺我们都没有数据。原产厂家这些数据生产工艺也是经过N次失败研发出来的,属于保密的操作流程,我们若想找到或者制造出替代材料那么需要经过N次实验,现实中很少有人愿意去搞。装配工艺,装配精度、工人熟练程度、工匠精神等都会影响发动机数据与耐久性。
除了硬件的难度之外,软件控制也是一个难题。我们没有能力做发动机控制模块,这些模块大多数都采用进口零部件,例如博世、电装、大陆、电子部件生产巨头生产的电控系统。最重要的不是执行器,而是电控内的编码,程序。这就好比一台电脑,在没有安装系统时,电脑什么也不能干,也不会干。只有装了系统、装了运行程序后电脑才能工作,因此发动机电控系统同样重要。
仿制只是起步初期的一个必经之路,同时仿制也是成长的一个历程,也是创新研发的一个基础。要知道日系车最早也是从山寨欧美汽车而来的,掌握了技术后才走出自己的路。只不过走的年头多了,也就成了路。现在的韩系汽车不也是山寨日系车起家的吗?现在韩系车在世界排名并不低,销量排行甚至在本田之上。
自主品牌汽车也一直在发展,只不过底子薄、发展时间短,底蕴不足,没有能力拿出像样的发动机。但是这几年也在飞速发展,部分新开发的发动机并不比日本发动机差。而日本发动机也不是神话,烧机油、机油增加、机油进水等个案并不是德系车专利,日系车也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