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会取代燃油汽车吗?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作为一名对电动汽车(纯电动)持谨慎乐观态度的普通车主,我的看法是电动汽车能否取代燃油汽车不是由汽车行业说了算的,而是取决于汽车之外的两个方面。一是,储能技术(目前主要是电池或大容量电容,未来可能会出现全新的储能介质)能否有取得质的突破;二是,电能是否充足并真正清洁。
一、储能技术对电动车发展的限制
1.续航里程。众所周知,目前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最大瓶颈在于续航里程和充电时长,而这两者的改善与否都取决于储能技术(既可以是蓄电池,也可以是储能电容,也有可能出现全新的储能技术)。受储能技术的限制,现在大部分电动汽车的官报续航里程都在500公里以下,实际续航里程远低于这个数值。这与传统燃油车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2.充电时长。虽然充电时长与充电设备的充电电流相关,但目前所有电动车的充电时长还是以小时为单位,长则7~8个小时,最短也得1~2个小时。这与传统燃油汽车加满一箱油仅需几分钟时间相比,存在着巨大差距。
3.充电设施。充电设施的数量还远远无法满足电动车快速发展的需求。虽然目前充电桩的数量并不少,尤其是在大中城市,但由于共享率太低,许多都是私有充电桩,一个充电桩只为特定的某一辆车服务。与一座加油站要服务方圆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服务效能相比,现有充电桩的数量与需求相比,还差十万八千里。明知道市场需求很大,为什么充电桩的建设还如此之慢?是缺钱吗?显然不是。最主要是充电桩建设企业对电动汽车未来的发展前景还没有足够的信心。另外,大家对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新能源补贴退坡的政策也印证了这一点。政策的风向已从之前大力鼓励发展的纯电动汽车转向氢燃料电池汽车。
总而言之,续航里程、充电时长以及充电桩的密度使得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受到了制约,相信这种制约短时间内还难以有1质的突破。
二、电能结构对电动汽车发展的影响
在电能方面,我国的大部分电能还是以煤电为主,尤其是北方地区。因此,从表面上看,虽然纯电动汽车的排放为零,但从整个能源生态链上来看,把煤电生产产生的排放均摊到纯电动汽车上,每公里的排放不一定比传统燃油汽车的排放低。如果再算上动力电池报废后对环境的影响或无害化处理所消耗的能量,纯电动汽车更不占优势。
上述这两方面是我对纯电动汽车的未来发展持谨慎态度的主要原因。
当然,如果在材料领域有重大新发现,使得储能技术出现质的飞跃和突破,使得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轻松突破1000公里,而充满电的充电时长只需要几分钟。同时电能结构出现重大改变,风电、水电、核电、太阳能基本取代煤电,电动汽车彻底取代传统燃油车将是分分钟的事儿。这是我对电动汽车的未来发展还持谨慎乐观之乐观的主要原因。当然也许只是一丝幻想。
以上就是我对电动汽车未来发展以及它能否取代传统燃油车的看法。欢迎大家一起在评论区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