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蓄电池工作原理

蓄电池工作是一个充、放电过程。

电能与化学能的相互转换就是通过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与电解液,中的硫酸进行化学反应来实现的。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a.放电过程原理
当蓄电池与外部负载连接时,蓄电池通过发生在浸在电解液中的两块正负极板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流,此电流驱动外部负载,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蓄电池放电终了的特征为:单个电压降到放电终止电压,并且电解液密度降到最小终止值。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蓄电池放电为恒流放电,蓄电池端电压U,和电解液密度p 25℃随时间tf,变化如图第一阶段,开始放电阶段(2.1v~2.0V),电压下降较快第二阶段,相对稳定阶段(2.0v~1.85V)第三阶段,迅速下降阶段(1.85V~1.75V)。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放电终止标志为:单格电池电压下降到放电终止电压值(以20h放电率放电时,此值为1.75V);电解液相对密度下降到最小许可值,约为1.11。

注意:蓄电池过放电对蓄电池十分有害,易使极板损坏。



b.充电过程原理
使用充电装置将直流电压加在蓄电池上,当这个电压高于蓄电池电压时,电流从蓄电池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此时,在蓄电池内部会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将电能转换成化学能。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充电过程中,电流为恒流,蓄电池端电压U,和电解液密度p 25℃随时间t变化。

充电结束表现特征为:
端电压和电解液密度上升到最大,且在2h小时内不上升;电解液中剧烈冒汽泡,呈沸腾现象。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开始充电阶段(2。0V2。1V),端电压迅速上升;第二阶段是稳定上升阶段(2。1v~2。3V);第三阶段是迅速上升阶段(2。3V~2。7V)

注意:蓄电池长时间过充电易加速极板活性物质的脱落,使极板过早损坏,因此必须避免过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