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日系车的皮薄,可能是事实,但是和安全性差扯不上一点关系!汽车的碰撞安全性和车身外皮钣金厚度没有一毛钱关系,在碰撞时车身外皮基本上就相当于易拉罐一样,汽车车身的安全性主要还是看车身结构设计以及采用的高强度钢热成型钢的比例。
现在的汽车安全理念采用的是溃缩模式,这种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在设计过程中,对需要严格保护的驾驶室部分采用大量的热成型钢或高强度钢进行包裹,而对于车身前部的溃缩区,采用材料要相对更软一些,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在碰撞中利用材料的行垫,缓冲碰撞产生的应力,从而达到保护驾驶室内成员的目的。
需要特别提醒一点的是,目前受限于材料以及成本等方面的因素,溃缩理念只适用于时速低于64公里每小时,也就是说,一旦汽车的时速超过64公里,溃缩区法无法吸收碰撞时所产生的应力,因此,驾驶室还是有发生形变的风险。
总体上来看,无论是在美国的iihs、还是欧盟是E-CNAP碰撞测试,日系车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的,除了最小型的个别车型,由于盔锁空间实在有限,加上成本限制,碰撞测试的结果不理想以外,总体上看,日系的碰撞成绩是有保证的。可能很多朋友说这种碰撞测试,实际上就是应试设计,但是在这种中低速的硬式设计应试考试的测试过程中,还有很多车型都无法达到及格的标准,还指望他们在高速碰撞时能够发挥作用吗?
当然,很多车型到了国内就会进行各种简配,日系车也不例外,不过相对来说,这个减配的幅度并不太大,甚至有些车型在碰撞时和国外的成绩相差无几,比如说国内的中保研的碰撞测试,中日系车的成绩均良好以上,而反观其他车系,甚至有A draw one区逼住断裂的情况发生。
总体上来看,小日本在成本控制方面还是很精明的,所有的设计都本着可用够用,从这个角度来看汽车车身钣金的确很薄,尤其的确很软,所谓的高级感和档次感,根本不沾边,从底盘质感角度来看,日系车在底盘用料大部分采用的是比较廉价冲击件,在驾驶过程中给人一种松散的感觉,当然,这种廉价的冲击箭在安全性方面是没有问题的,从市场反馈来看,日系车基本上没有发生断轴的问题。但是为什么国内很多的车友却偏偏青睐日系车?
从性能角度来看,日系车现在跟性能车根本不搭边,由于早期大批量采用的是自然吸气发动机,Cvt变速箱,这种匹配更多的是体现日常驾驶时的稳定性,平顺性,而相对来说,日系发动机在长久使用的耐久性方面还是相对靠谱一些的,很少有出现渗漏、漏油的情况,即使是日系进入了涡轮增压的时代,相对来说在品控和稳定性方面还是略胜一筹的,当然有的车友可能会说本田机油增多,丰田机油乳化,这不是缺点吗?这当然是缺点,但是这主要是发动机设计方面的问题,和发动机制造以及耐久性方面不发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