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买车五大傻:看样子,看心情,看参数,看销量……第五傻是我添加的,文章末尾和大家讨论一下。
看样子其实不能算错,但是只考虑外观,那就显得很“傻”了。像以前的众泰SR9、陆风X7这种山寨车,看着跟保时捷、路虎似的,甚至换个车标,很多老司机都看不出来。可是内在的机械素质,实在是不敢恭维。外观的确需要考虑,但是不能作为唯一的判断标准。可以根据自身预算和需求,划定范围之后再选择自己喜欢的外观。
看心情是指冲动型消费,对车还没有一个综合了解呢,被销售一说,20万的车,目前最高优惠五万!感觉是个大便宜,冲动之下就下定了。殊不知出门左转,人家其他品牌同类车型,起售价才12万。另外,我推荐车时,也经常看到杠精这样一句话,也非常有迷惑性。别用自己的钱买别人喜欢的车。喜欢是要建立在了解之上的,你不了解就喜欢,大概率会遇到渣男。
看参数,则是标准的纸上谈兵。这是高级小白才会犯的错误。参数可以参考,但是行驶体验也非常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参数筛选掉一些低质车型,不过参数最亮眼,未必一定是最值得买的。买车一定要试驾,试乘,甚至要多次试驾,别嫌烦!此前参数极为亮眼的极氪001就是个典型,很多人盲订了,可是等交付的时候,各种的小问题。
最后就是看销量了,销量说明一切,这是最蠢的言论。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保时捷、法拉利、兰博基尼……都是垃圾。不过,销量绝对是有参考意义的,关键要看你如何解读!
1、有问题更容易直观反映出来:一款车卖得多,可参考的样本数量就多,前面已经有无数车友给你趟过地雷了,所以有足够多的车主反馈、投诉能够反应出车辆存在的问题。比如说,常年销量冠军日产轩逸,有大面积投诉变速器异响、顿挫,故障灯亮,无法加速。这你就要警惕了。一个两个可能是个例,可是几百人投诉,那你要不要赌?实际上,轩逸的CVT是很坑的,钢带质量差,电磁阀有设计缺陷,极易被堵导致油压不足,钢带打滑,而且维修成本极高。
如果是销量差的小众车型呢?可能一年也就卖出几百台,加起来行驶里程都不到百万公里,即便车有问题,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反馈出来。
所以说,买车买销量高的没错,但是一定要结合投诉反馈来综合考虑。虽然这样选择可能会埋没一些冷门好车,但是风险相对小。
2、销量高意味着保有量大:保有量大的“街车”,虽然不够个性,但有两个好处,第一是保值率相对高,只要没有爆出大规模的质量缺陷,车商因为易出手的关系,收车也愿意给高一点。另外,保有量大,维修保养也方便。冷门车型,配件不好找,可能修车要等很长时间,而街车配件,当然满大街都是,价格也便宜。
3、车友更多:多个朋友多条路,这就不用多解释了。
1、销量好不代表质量好:很多看销量买车的朋友,误区也在这。动不动就是销量说明一切,其实说明不了什么。如果懂心理学的话,你应该知道什么叫羊群效应,什么叫顶端优势。你放弃思考和判断,跟着羊群走,的确可能走到羊圈里,不过也有可能直接走到屠宰场。成为一头大肥羊。
总说消费者不是傻子——其实真就是!消费者在专业领域,认知不比傻子强多少。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一点。你并不懂车,大多数所谓懂车的人,也是一知半解,这些人的选择,其实借鉴意义非常有限。
2、竞争并不公平:所谓顶端优势,很多就是消费者盲从心理决定的,很多人不知道买什么车,看销量买,导致了销量靠前的车型一直在前面。要知道,新车型,刚上市,销量是零!难道说都不能买吗?
3、销量高的车型优惠少:有的车,为了冲销量而优惠,而销量本身已经非常不错的车型,也就没必要打太多折扣了。相反,一些新上市车型,因为知名度低,往往会选择走高性价比路线,反而要比高销量车型更值得买。
4、销量只代表过去:简单来说,车不同,价格不同,产品力也不同。比如说汉兰达,老款是2.0T+6AT,现在是2.5L自吸+ECVT混动,虽然都叫汉兰达,外形也有相似之处,可是严格意义上来说,已经完全不是同一款车了。前面提到的轩逸,14年以前都还算很结实耐用的,可是14年9月份前后,减配了钢带,CVT故障率大幅度上升。再比如奇骏,过去是2.0L自吸+CVT,现在是1.5T三缸发动机+链条式CVT,三大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再用过去的销量去衡量现在的产品,显然是荒谬的。
另外,价格也是产品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说秦PLUS DM-i,我给出的评价是性价比无敌,这是在它售价10—15万区间的前提下,可是它要是涨价,卖18万,那就完全不值得考虑了。你光看销量,不考虑当时的销量是如何达成的,是什么价格,参考价值就没多大了。
一言以蔽之:不看销量总数,不看排名,要看销量趋势。
销量总数、排名里面掺杂着顶端优势效应,对新车并不公平。不过销量的增减趋势,倒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产品力。比如说,一款热销车型,突然销量暴跌,必然有其原因,要么是爆出了大规模的质量问题,要么是有增价减配。大多数和产品力下降有关。哪怕是同比下降,也是值得警惕的,比如说同价位,同级别出现了产品力更强,更值得购买的产品,导致市场份额被吃掉——这最起码告诉你,同价位有更好的选择。
销量如果在增长,也可以反映出品牌在向上——在向上的品牌会更加注重口碑,注重质量。即便出现小概率质量问题,车企不愿意负面消息影响销量,也更愿意积极地去解决。
一款车销量逐月递增,则说明它的热度越来越高,市场认可度也在提升。或许就值得关注一下,分析它越卖越好的原因是什么,或许就是因为产品力是真的强。
看销量趋势选车,对比看销量排行,有这样几个优势:
第一,会在一定程度上排除“羊群效应”,跟风买车的都去买前几名的车型了,那么选择排在相对靠后一些的消费者,他们“跟风”的比例就小了一些,相对应的,更有参考价值。
第二,更容易选到新车型。新上市车型,需要用产品力去冲击市场,往往要比老旧车型的技术更新,配置更高。如果看销量选车是不太可能选到新车型的,不过看销量趋势,则可以把新上市的优秀车型筛选出来。
这是很多专业车评人都存在的误区,预算一定要考虑,但是应该更加弹性。更多还是要从需求出发。
举个例子,我预算50万,推荐什么车?大概率是豪华品牌,BBA就是5系、A6L、奔驰E级,SUV或者可以考虑XT6、林肯飞行家什么的,面比较窄。但是,我真的需要50万的车吗?
花50万,乃至100万买车没问题,前提是,你有花这么多钱的需求!车价超过50万,基本上已经和性价比无缘了。你买的不是车,买的是气质、人设,花钱不是为了车辆的性能,就是为了彰显自己的财富地位。你说我身价到这了,买便宜的车会栽面,那这是另外一个选车逻辑。也只有这种情况,要看预算,因为这时候车不是第一需求,花钱才是。车怎么样无所谓,但是钱必须花到位,这是买豪车的底层需求。
除此之外,买车更多还应该从实用角度出发,你可能的确买得起50万的车,可是如果不需要的话,预算完全可以降到40万,30万。从性能角度看,30万的车,和50万差距并没有那么大,而且到了50万以上级别,更多预算是花在了“与众不同”上。比如说劳斯莱斯的那道腰线,为什么必须要手绘呢?机械的效果难道还不如手工?就是为了让它独一无二!要想清楚,你要不要为了这个独一无二而买单?
一些中低价位车型也是如此,如果一款车20万就满足了你的全部需求,而你的预算是30万,怎么办?是在30万价位里选,还是降低预算,含泪省下10万?
有的时候,人家车企车卖的便宜难道还错了?记住,汽车领域,真的不是一分钱一分货,如果不懂车的话,智商税是很高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