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品牌吉利、长城、比亚迪它们的技术实力怎么样

这个问题到现在,答案已经明朗了,国产汽车品牌中,最有活力,同时也是最有竞争力的,正是这三家民营企业。它们都是国产一线品牌,普遍比同价位合资车都要有明显优势。再加上奇瑞、长安,基本上可以组成我们的国产天团。不过,如果说国产第一品牌,或许现在还分不出一二三来,但是三年后,必然是一超多强的格局!

一、吉利:技术为市场服务

说吉利会营销,这个没谁会反对吧?这里没有任何变异,我们国产车恰恰就缺少这种营销高手。吉利车本身做得不错,很有竞争力,加上会营销,所以销量长红,这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

吉利这个品牌的思路是——迎合消费者,或者说叫以市场为导向。消费者喜欢什么车,我就造什么车。消费者喜欢大空间,那咱就尽量拉大轴距,消费者喜欢高配置,那咱有用没用的都给堆上。以市场为导向,一切为销售服务,这是没错的,不过这也决定了,吉利的研发是为了盈利服务的,它不会无休止,无目地地投入

不过以市场为导向,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消费者喜欢什么车我就造什么车——可消费者本身是不懂车的啊!喜欢大空间,拉大轴距,必然要牺牲操控性,加大转弯半径,增加油耗。消费者并不专业,他们以为好的,未必是真的好

另外,这样的思路也会限制研发的积极性,就好像应试教育一样,考试考什么我学什么,不考的我不学。实际上我们是有体会的,一些课本外的知识才真的让我们受益终身。

所有国产车企都一样,最初都是靠买发动机,靠逆向研发,靠山寨过日子的。比亚迪、吉利、长城都是如此。分水岭在大家淘到第一桶金之后,比亚迪在理工直男的路上渐行渐远,而吉利则选择收购沃尔沃。

收购的技术也是技术,不过,说实在的,沃尔沃也没啥技术,它只是在安全性方面有一些造诣,发动机技术还是福特给打的底子。变速箱买的是爱信的,吉利收购沃尔沃,更多的收益还是在品牌和管理上。李书福并没有直接把沃尔沃的东西都直接拿来套用,而是选择让两家中高层管理和技术人员交流学习,吉利的管理层过去学学人家是如何管理的,沃尔沃也换过来一些管理、技术人员来带一带这边,双方取长补短,都有收获。

从最近一次,吉利的雷神智擎发布会,可以看出吉利的底蕴,技术实力还是有的,也不只是靠沃尔沃,最高43.32%热效率的发动机,已经是量产车之最了,雷神Hi·X混动,三档DHT结构,一样是目前混动系统的天花板(DM-i后面聊比亚迪的时候再说)。包括甲醇汽车——甲醇、乙醇和汽油相比,的确热值比较低,作为燃料会让汽车“没劲儿”,不过结合混动、增程,用电机发力则能够很好的避免这一点。甲醇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充分燃烧能生成一氧化碳,但是技术上可以解决,尤其是用混动,固定功率输出,空燃比相对固定)虽然也排二氧化碳,但是和现在的汽车尾气相比,环保了不知多少倍!关键甲醇可以人工合成,是可再生资源。

吉利未来可能会取代丰田,但它应该不会成为国产车的第一品牌,吉利对汽车行业的走向判断失准。在雷神动力的发布会上,吉利称要在2025年度实现集团总销量365万辆,其中新能源占比30%,达到90万辆。今年是2022年,比亚迪已经宣布停产燃油车了!而且刚刚过去的3月,新能源月销10万辆!不出意外的话,比亚迪2022年就能实现销售新能源120万辆以上,而吉利设定的目标是2025年……现在,比亚迪正在扩大产能,如果它的产能足够的话,吉利真的能靠燃油车和比亚迪的新能源竞争吗?2025年,燃油车销量能达到他们计划中的275万辆?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并不看好吉利能成为国产品牌的老大。

二、长城:技术全面

长城或许是目前国产车里,技术最全面的车企。它并不像比亚迪那样,在某一领域专精,但是各方面都非常均衡。说发动机,长城有奥托循环的4C20B,2.0T最大功率165Kw,最大扭矩385N·m,装载在哈弗F7X上,能实现零百6.6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绩,十几万的国产SUV,能达到30万以上的合资水平。米勒循环有4N20,热效率38.2%,很好的兼顾了动力和燃油经济性。

1.5T有4B15系列,依靠高压直喷、低惯量增压机加上CVVL技术,动力曲线十分漂亮,最大功率124Kw,最大扭矩285N·m,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国产1.5T的性能标杆。高功率的4B15C,更是有184Ps马力。除此之外,还研发了3.0T的V6汽油机,已经搭载在坦克500上,热度非常高。包括绿静柴油机,解决了柴油机高噪音的问题,放在现在也是十分先进的。

变速箱领域,长城的七速湿式双离合型号有280、380、450,数字代步变速箱能承受的最大扭矩。调校的非常不错,平顺性几乎可以媲美AT,而且质量方面已经经受住了市场的检验,稳定性远超大众。除此之外,长城还研发出全世界首款9DCT变速箱,国内首款纵置9AT变速箱,最大承载能力高达600N·m。

混动领域,长城柠檬DHT,两档结构,可以做到无感切换,技术上完全不弱于比亚迪DM-i ,旗下蜂巢易创、蜂巢能源,也有电机、电池的研发生产能力。甚至,蜂巢还布局了氢能源,去年发布的氢燃料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2%。95Kw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最高热效率60%

长城可以说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有非常深厚的技术底蕴。不过它也有自己的问题所在。

首先,是外观抄袭,闪电猫抄袭保时捷,芭蕾猫抄袭甲壳虫,坦克800,被戏称为保定库里南,概念车“圆梦”怎么看怎么有点克莱斯勒PT漫步者的影子。我们在企业成立之初,逆向研发也好,借鉴成熟的设计语言也好,我觉得是可以原谅的。可是,长城——你叫长城啊!你去向别人致敬?这无疑降低了自身的品牌调性。

其次是诚信,欧拉好猫芯片门事件,让人对这个品牌好感尽失。这完全是自毁长城的举动!让人扼腕叹息。我此前不止一次推荐过欧拉好猫,的确性价比不算高,但是国产品牌给你一个这样精准的定位,产品上无疑是成功的。可是现在——你可以买,但是我不会再推荐了。

有着深厚技术底蕴的长城,未来无疑是光明的。可是它大概率还是无法成为国产品牌的老大。我此前判断,国产品牌未来会发展成一超多强,而长城估计是多强之中的最强。目前,在汽车行业面临着历史性变革之际,长城的转型还是慢了半拍。归根结底,还是此前太安逸了,燃油SUV卖得太好!船大难掉头,在比亚迪DM-i横空出世不久,长城就拿出了DHT来应对,只是,失了先手,市场反馈并不理想。

在长城内部的电话会议中,曾经透露,长城没办法和比亚迪在混动领域打价格战,甚至,DM-I的终端销售价格,比长城的成本还要低。而这种差距,随着DM-i销量的增加,成本进一步被摊薄,差距还会拉大。而且,这种品牌效应一旦形成,就很难追赶了。

如果类比的话,感觉长城很像是福特,以皮卡起家,给人以硬派的印象。长城在SUV领域的优势仍然存在,皮卡也有很高的市场占比。包括从WEY品牌中独立出来的坦克系列,一直供不应求。欧拉这手好牌算是打个稀烂,WEY的品牌向上之路总体看并不算成功,坦克系列虽然市场反响良好,可是这种中高端的硬派越野终究属于小众车型,扛不起长城这么大的体量。

这些都决定了,长城不会成为国产第一品牌,不过长城还有一次机会,就是在轿车领域的发力,目前,长城在轿车领域、MPV领域一直是空白,可以视作一种“引而不发”吧。

三、比亚迪:技术为王,比技术可怕的是眼光


技术为王四个字,已经深深刻在比亚迪的心里。在比亚迪深圳总部的六角楼展厅里,有一面专利墙,满满一墙的专利,而这面墙的正中心,就是“技术为王,创新为本”八个大字。比亚迪内部有个说法,叫“技术鱼池”,这就是和吉利那种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吉利是消费者想要一个什么样的车,我完成这辆车需要什么技术,我有针对性地去学,去研发。而比亚迪是庞大的研发团队,不管有用没用,只要有价值,那就先放进“技术鱼池”养起来,很可能捞出来的时候,就是一条大鲨鱼。

有人吹捧韩系,说现代从发动机到变速箱,所有汽车零部件都能自给自足。实际上,现代并没有自己的ESP系统,自产自足率只有70%左右,丰田应该可以完全自给自足,不过只限于燃油车和混动,真正能完全不依赖外界,汽车上所有零部件,包括三电系统都有能力自己生产的,全世界唯有一家:比亚迪。

其实这并不能说明比亚迪、丰田、现代的技术强,只是怕了。韩国和日本归根结底是小国,他们害怕封锁,所以什么东西都要握在手里才安心。而比亚迪则是出于无奈,它一开始就要别出心裁去玩新能源,那时候供应链体系根本不成熟,只能自己做,自己匹配。做着做着,就全会了。去年高考的文综卷里,就出现了“甲企业”,全世界唯一一家掌握三电核心技术的车企,就是比亚迪。

去年芯片荒,大家都慌,为什么比亚迪不慌?人家早在好几年前就布局了比亚迪电子了,汽车上大部分芯片都能自研自产,IGBT芯片更是发展到了第四代。上个月,因为疫情影响,芯片短缺,博世(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产能跟不上,ESP系统宣布对合作伙伴断供,唯一保障供应的车企只有三家:通用、丰田和比亚迪!为什么是这三家?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ESP技术储备,你不供应,他们就自己生产了,一旦比亚迪的生产线开通,正好可以填补你缺货的市场空白,没准会养出个竞争对手来。

这里解释一下,比亚迪为什么自己能生产ESP还买博世的——这就相当于去年高考的文综原题。最早,比亚迪没有自己的ESP时,博世漫天要价。等比亚迪自己搞出来了,博世的报价比你的成本还要低。为什么以前玩“垂直整合”,现在也要搞供应链开放模式?这其实很好理解,你一个车企,去做轮胎,做玻璃,和人家米其林,什么都不搞,专门搞轮胎,福耀玻璃专门做汽车玻璃,谁能做得更专业,成本更低?这其实是社会分工细化的问题,越精细,成本越低,效率越高。为什么车企都叫汽车主机厂商呢?为什么造车新势力,拿钱就能造车?因为我们的供应链体系是全球最完善的。

比亚迪的技术是不是最好的呢?也要分领域,三电系统综合实力第一,比如说e平台3.0,绝对是目前最先进的。甚至,很多我们不知道的领域,它没拿出来,是在挤牙膏。发动机是顶尖水平,43%热效率的骁云1.5L是最高的,1.5T有40%以上的热效率,也不错。而骁云还没有出2.0T,BYD487ZQD也没有消息,从以前曝光的数据看,并没有超越广汽矩浪动力的2.0T GDI。

变速箱,湿式双离合并不算领先,只是中上水平。稳定性、换挡逻辑都还不错,比亚迪在这方面的研发并不是终点,因为DM-i的思路是用电机干掉变速箱。

DM-i混动系统依仗的其实是更为先进的三电系统。和奇瑞鲲鹏和吉利雷神的3挡DHT,长城柠檬的2挡DHT,从技术角度并不算先进。在限速120Km的道路上,劣势并不明显,如果高速限速150Km每小时,那么DM-i的不足之处就被放大了。DM-i热卖,并不是因为更先进,而是因为它最早,三电系统最可靠,而且成本最低。现在销量起来了,规模效益叠加,其他品牌的混动已经很难追赶了。

比亚迪的技术很强,强到什么程度呢?强到你不知道它有多强,因为现在你看到的,或许只是冰山一角,它的技术鱼池里不知道还能捞出什么来。甚至,比亚迪已经开始挤牙膏了,竞争对手不给力,以至于现在比亚迪可以安心的扩产,享受此前的技术红利。比如说长城摩卡DHT PHEV弄了个200Km纯电续航的插混,比亚迪立即跟进,汉DM-p,DM-i也上了。最新的东西可能没拿出来,这一代的技术目前就够用了。

比亚迪成为国产第一品牌,其实已经很明显了,最近半年的销量数据稳步增长,现在已经超过了广本和东本之和,单车均价甚至比大众还高。3月月销10万+,而且今年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每个月都应该在10万+以上。4月登顶品牌销量榜也说不定。而且这是在国内,在国外,比亚迪的知名度在国产品牌里已经是第一了。从市值上,它仅次于丰田、大众特斯拉,位列世界第四。

而比亚迪最厉害的,其实并不是技术,而是眼光。在大家都在跟发动机较劲的时候,比亚迪从造车第一天起,就琢磨着玩电。比亚迪是传统汽车行业的颠覆者,新能源引领者,甚至可以说是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了汽车工业进程,改变了市场格局。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想一想十年前,市面上有几个新能源汽车品牌?而现在,不说新势力如雨后春笋一样,哪一家正经造车的传统车企没有新能源车型和品牌?是谁造成了今天这种局面?

有人会说特斯拉,特斯拉的确功不可没,在美国那样的社会环境中,打着环保旗号,完美迎合了高端人士的人设,从而掀起了一股新能源热潮。不过,特斯拉的Model S,在2012年才出来,而比亚迪的F3DM,08年就有了。而且,特斯拉传动技术来自AC Propulsion公司,电池采购自松下的18650电池,电机采购自台湾富田电机。特斯拉的发展是建立在整个产业链的基础上的,而比亚迪——前面也说了,在产业链不完善的时候,就自己搞了。

在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中,比亚迪押宝新能源,在磷酸铁锂和三元锂中,比亚迪押宝铁电池。几乎每一个风口,每一次抉择,比亚迪都赌对了。也正是这种眼光,决定了它必然是国产第一品牌,甚至,在全世界范围内,新能源领域,也是唯二的存在。

总结:

我是比亚迪的车主,也是比亚迪的粉丝,不过现在,我更希望消费者能够在同等条件下,去买吉利、奇瑞、长城的混动车型。说国产第一品牌,实际上,一家独大并不是好事,而现在,比亚迪的优势积累,已经到了挡不住的程度了。

我希望比亚迪作为民族企业,越来越好,但是,我并不希望只有比亚迪一家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