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造车新势力发端在十年前的乐视汽车,同期还有众多的PPT造车公司,而且选择的都是新能源中的电动(后面也有增程型)车型。这其中并非偶然,国内的这股风潮其实源自欧美的电动化,更早一些的就是特斯拉、Koma等,操作模式也是大同小异,都是PPT起步,先出技术方案,后找资本风投。
国内的蔚来、威马、小鹏、零跑、车和家、华人运通都是其中坚持到现在的。作为想要投身汽车行业的新品牌而言,切入点的选择至关重要。汽车的核心是什么?动力啊!传统汽车的内燃机都是各个品牌的核心技术,而没有自己的发动机,看看国内那些依靠沈阳三菱发动机的品牌都是什么下场就知道了。但从头研发发动机谈何容易,国内前三的自主品牌搞了这么多年进展都不大,就算搞出来还要建生产线,这都是巨额的投资。
所以选择切入点不能与传统品牌正面硬刚,而要曲线救国,国外方兴未艾的纯电动技术路线成为了最佳选择。
传统车企为什么没有在第一时间转型到新能源领域?这里面有几种情况,第一种就是一汽、二汽、长安、奇瑞、上汽、吉利等这些传统品牌,由于电动与内燃机差异巨大,传统品牌体量大,发动机研发团队、制造工厂不能马上抛弃,电驱、电池都需要重头做起,核心供应链也要从白纸开始,产品转型的顾虑很多,负担很重,只能一步一步慢慢来。所以只能从轻混产品开始逐步过渡,培养研发力量、搭建供应链,同时结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向纯电动满满靠近。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比亚迪,不仅在传统汽车行业具备了不错的基础,而且在电动汽车的核心零部件电池领域也有积累,二者结合更为方便,因此在新能源领域明显在起跑线上就已经领先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