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昧的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个人觉得,日系汽车采用低粘度的20机油,主要有两方面因素考虑:其一在于日系汽车的性能需求。也就是说,日系汽车追求的是汽车的稳定性和经济性,这样一来,低粘度的机油就成为了最佳选择。其二就是日系汽车发动机加工精度高,而且装配工艺更高,因此,需要流动性好、粘度低的机油。至于机油油温设计,也许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应该不是主要的因素。
从汽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生产来看,日本的生产企业都是十分严谨的,毕竟对于一个资源有限的国家来说,高品质的产品不仅有利于最大限度的节约,而且可以提高产品的使用时间,从而产生更高的使用效率。
日系汽车发动机零部件的加工精度高,这一点几乎是无容置疑的。而高到什么程度,从个人的维修经历来看,日系汽车发动机的大部分配件在汽配市场几乎看不到所谓的“品牌件”,事实上,维修师傅也很少使用原厂件以外的配件,其原因就在于精度高,只有原厂件才能保证维修质量。
但是,日系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加工精度再高,没有先进、严格的装配工艺,同样不能生产高性能的发动机。我们知道日系汽车发动机的装配是要在低温下进行组装,而不知道的是对于每个配件都有相应的组装温度。所以现在很多知名的汽车品牌都在加工精度的基础上,采用更高技术的装配工艺,因此我们同样看到,一些德系注重高性能的发动机,也都逐渐使用低粘度机油。
高精度的发动机,对润滑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机油的流动性和润滑能力两个方面,其中低粘度机油的特点就是流动性好,反应灵敏,可以快速实现部件之间的润滑和VVT的响应(日系汽车都采用双VVT技术)。同时,低粘度机油可以减少发动机的运行阻力,从而更好的提高燃油经济性。
一般认为,日系汽车的发动机机油的工况油温会低于德系汽车的发动机油温。所以可以使用低粘度的机油。那么这个观点成立吗?答案是否定的,起码没有实际的证据来证明。
当然,如果发动机机油温度的控制如果可以和冷却液温度相同,或者不相上下,那么就可以最小程度的减少机油损耗和衰退,而要实现这一目的,通常要对机油采用独立的冷却装置,包括增加机油滤清器的体积或者增加机油冷却器,但是在很多日系汽车的发动机上,我们看到的仍然是很小的机油滤芯,以及没有独立设计的机油冷却器。
因此,要实现机油温度的低温运行,在日系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上,显得并不十分重要,而在涡轮增压发动机上,则很有必要。事实证明,涡轮增压发动机,都是设计有机油冷却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