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日本车发动机要在低温下进行组装?

记得小时候非常流行摩托车,因为那个年代汽车太贵了,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不敢想的。即便是摩托车在那个一块钱都能买一堆零食的年代里售价也上万了,不是所有人都能买得起的。


当年的摩托车全都是日本进口的或者中日合作生产的,比如五羊本田、金城铃木、嘉陵本田等。当时也引进了不少摩托车发动机技术以至于后期很多国产摩托车发动机都是以日系为参考制造的。

而关于日本发动机低温装配的说法并不新鲜了,二十多年前就已经有了。因为当时很多摩托车的发动机都是日本原装进口的,实际使用中发动机表现出了极佳的稳定性,所以各种关于发动机的说法就传了出来,我听过最多的就是“日本人都是在冷库里装配发动机的,利用热胀冷缩原理,冷库里零件收缩,装配好拿到室温下发动机零件膨胀,各个部位就可以紧密贴合了,所以日本发动机里都不用垫片也不漏油。”

而且当时人们特别忌讳发动机大修,因为总觉得拆开后发动机配合就不紧密了,就会漏油。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当年本田的125发动机启动杆复位弹簧容易坏,而换这个零件需要打开曲轴箱,很多人都不愿意拆箱,所以当年很多五羊125或者嘉陵125摩托车启动杆上都缠着一圈弹簧,我家的老五羊也缠了一圈。

当年关于日本发动机低温组装的说法我深信不疑,而且影响了我很长时间,以至于小时候见到一些发动机缸头垫片时都觉得这是次品,因为在我印象中这是装配技术不行才用垫片的。


其实现在都明白了,所谓的低温装配并没有那么神秘,这种装配方式一般用在需要过盈配合的地方。比如轴承装在轴承座里,我们想要轴承的外圈保持稳定,所以轴承座上的孔要比轴承直径略小,这样轴承装进去后其外圈就可以紧紧卡在轴承座里,不至于随着轴承一起转动。所以可以在安装时把轴承降温,使其收缩,就可以轻松装进去了,等轴承恢复室温后膨胀,刚好卡紧。


过盈配合装配方式很多,可以用液压机的强大力量压进去,也可以用干冰冷却后放进去。汽车厂家发动机生产线上用什么方法不是太清楚,但是很多维修厂在装配发动机缸套时都会用到液氮或者干冰来进行低温装配。所以说低温装配并没有那么神秘,厂家自然有稳妥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