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人是125款,这是80年代经常听到的一个名词,就是说一个人很时髦,说明125摩托车已经深入人心几十年了,当时一部铃木王125摩托车,售价要2万多元,本田王CB125T要3万以上,一般人都骑不起,能骑得起的,相当于拥有今天的宾利和玛莎拉蒂之类的身份了。要知道,80年代初期万元户可是今天的亿万富豪,几十年过去了,125一直都是摩托车的代名词,但是不断贬值,请关注:容济点火器
记得89年左右,家里买了一部二手的本田70的摩托车,都要花了4000元,一部国产的嘉陵也要这价格,70排量的摩托车,骑起来软绵绵的,加速很肉,但是对于一个10来岁的小孩子而言,是比较满意的,喜欢骑着它在大街小巷里边。
本田70在那个时间段已经停产了,主要推广125排量的摩托车,后来老爸又直接卖掉了嘉陵70,买了一部本田125,应该是CG125之类的,还是白金点火的。那个时候不太喜欢骑125排量的车,一加油门,感觉它就疯起来一样,头都要翘起来了,如果把手操控不好,人都可能会被甩下来。
这部125的车,骑到学校里边去,有一个同学也上去学着骑,结果他太紧张,只会一个劲加油门,前面就是一堵墙,我们三个同学在后边拼命拉着车子,几乎都拉不住,后来还是他捏了前刹才不往前冲,所以对125排量的动力,几十年来印象深刻。
125排量,骑着上下班,接送小孩,做小生意,载货物,跑乡下,送快递,实际都完全足够了,一般人骑车也就是保持在60-70码,完全是够用的,而油耗,百公里大概2升多一点,对于很多人也能接受。中国人的体型,不如欧美那种白种人高大壮实,根本用不着用大排量来代步,125排量是够用的。东南亚人体型比我们还小,所以弯梁110比较流行,也是这个道理。
虽然后来很多国产厂家,把排量变成了150的,实际上对外宣传还是125排量,这样避免人家以为排量大了,油耗高,而且125排量已经深入人心了,没有必要改正。
虽然八九十年,骑摩托车是非常风光的事情,早期有一部125排量的摩托车很了不起,美女要嫁也是要嫁有摩托车的男人。但是进入本世纪以后,生活水平提高了,汽车走入了人们的生活,摩托车作为交通工具,已经慢慢被取代了,摩托车的形象一落千丈,骑摩托车,变成了穷人的代名词。
一款125的摩托车,国产的出厂价格,很多不到3000元就可以拿到了,经过各种渠道进入消费者手里,卖上四五千,很多人进工厂干活一个月都不止拿这个薪水了,摩托车的形象已经被它的价值固定成低端形象了。
很多地方限制摩托车上路,骑摩托车不好加油,坏了也不好找修理店,牌照也上不了,所以卖摩托车的也少了,厂家也没有钱研究开发新的摩托车,反正市场就是找个样子,做一天算一天,没有必要去折腾什么大排量和高档的摩托车,继续生产原来的125排量摩托车就够了。
哈雷,宝马,KTM,川崎,杜卡迪等这些摩托车,的确在圈子里边大名鼎鼎,而且很多人玩的摩托车,并不比汽车便宜,动不动就是几十万的。有些人改装摩托车,都是一出手就花了几万元的,而且只玩几个月就丢了换新的。这些人骑摩托车,不见得就是穷人了,而且一般都有点品位了。
可惜,玩摩托车的圈子并不算非常大,估计全国就是几十万人,而且还有很多杀马特跑进来了,一部几千元的地平线,改了直排,染点红毛,轰鸣在街道上,给人感觉,原来大排量摩托车和摩托车娱乐,也不过是这个样子,扰民小屁孩而已,并不是正规的骑车人士。
大部分人眼里,骑摩托车的,就是每年春节前回家的摩托车大军,125摩托车上,一家大小老少,一起跋山涉水,回家过年的形象,然后平时骑摩托车到工地上搬砖,进厂里在流水线上拧螺丝。
还有一种是摩托车爹和用摩托车送外卖送快递的,靠摩托车谋生,这些人也许是125摩托车市场内的主力消费者,而且他们经常穿梭在街头和小巷里边,深入人心,无形中在给125摩托车做免费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