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你觉得最后还能剩几家?

自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产销大国已经有十年了,这个十年极大地促进了汽车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自主品牌,经过优胜劣汰已经形成多个有实力的集团。说到品牌我们还是直接上升到企业品牌的级别,因为现在众多的车企已经开始实施多品牌战略,为单独一个车系甚至一个车型命名品牌,例如长城单独有哈弗、欧拉,吉利有领克,一汽有红旗、奔腾、森雅、佳宝、欧朗等。以下仅讨论广义乘用车部分。


目前国内还有多少有竞争实力的汽车集团?像是力帆、众泰、银翔、华泰、海马、昌河、华晨已经破产或基本无力回天就不再此罗列。先看央企或国有性质:有一汽、东风(二汽)、上汽(包括南汽)、北汽、广汽、长安、江淮;民营性质有吉利、比亚迪、长城、奇瑞;另外就是蔚来、小鹏、威马、零跑、理想、恒大、宝腾等造车势力。






谁能坚持下去?需要考察一下几个领域是否具备竞争力:

市场占有率;汽车是消费产品,需要积累一定的用户规模。这里面就包括几个主要参考指标,比如说有效产能,只有有效产能达到盈亏平衡点,规模效益才能显现出来,也就是才能盈利。车辆制造出来了还要能销售出去,所以还需要合理的销售网络,这也是目前以4S店为主的销售模式大行其道的原因,特斯拉、蔚来采用的体验店也只是包装更精美的4S模式而已。要成为头部品牌,看看目前自主品牌前几位的数据基本就可以知道,基本都达到了百万级。这并不是说达不到就没有机会活下去,只是具备了这样的体量,只要方向正确生存的概率更高。


有效的产品组合;理论上所有产品类型都涉及到是最理想的,但这需要很大的成本。但市场的需求是多样化的,能抓住大部分消费者就是胜利,在这一点上比较特立独行的是长城,坚持SUV车型一条腿走路,尽管抓到了近些年SUV大热的风口,但未来的发展仍是隐忧。


汽车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归根结底拼的是技术实力,没有强大的研发就无法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特斯拉的成长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凭借强大的技术开发实力能有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砸钱的实力,汽车不仅是技术密集型产品,也是资金密集型产品,一个车型的投资动辄数千万,甚至上亿,一座比较现代化的整车工厂需要投资数十亿,整个公司的运营都需要远远不断的资金投入,除了自身造血外,前期启动的资金无疑需要背后强大的实力支撑,特别是对于新势力而言。


除了以上几点,战略方向的选择也至关重要,这其中就涉及到管理层的决策等认为因素了。



中国是个大国,未来即便是经过整合重组也不会仅保留2-3个品牌,这样他们的体量巨大难免会出现垄断等问题。假设不出现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综合来看,能坚持到下一个十年的我认为几个国资品牌中,北汽、东风和江淮的前途堪忧,主要是他们在自主品牌的发展上明显拖沓,完全依赖合资品牌输血,重组合并的可能性很大。民营中长城、奇瑞的风险较高,长城还是车型单一化的问题,SUV不可能一直热下去,任何一种产品都有生命周期,长城这种押宝的战略风险太大,奇瑞的问题就是把自己卖身给资本后,命运完全不在自己手上。新势力中蔚来、小鹏、威马都堪忧,风口已过,仅凭自身的实力难以过渡到自身造血功能的完成,蔚来近期频频透露出与央企和地方政府加强合作的消息可见一斑。造车新势力除了恒大和宝腾能依托地产行业的输血还能否把自己变成中国的特斯拉还很难说。